拋磚引玉磚”和“玉”,是一種形象的比喻?!按u”,指的是小利,是誘餌;“玉”,指的是作戰的目的,即大的勝利?!耙瘛?,才是目的,“拋磚”,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。釣魚需用釣餌,先讓魚兒嘗到一點甜頭,它才會上鉤;敵人占了一點便宜,才會誤入圈套,吃大虧。
唐太宗酷愛書法,遍搜名家名跡藏于宮中。在眾多書法作品中,尤愛王羲之的《蘭亭集序》,但是找了好久都沒能找到《蘭亭集序》的影子。但唐太宗仍沒有放棄尋找。經過幾番打聽,終于,唐太宗得知《蘭亭序》傳到了王羲之的后人——辯才手中。
?辯才——乃是智永法師的徒弟。當時,辯才居住在杭州的嘉祥寺內,他在臥房的房梁上鑿了一個暗槽,放《蘭亭序》于暗槽中,沒有告訴任何人。但是,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,唐太宗經過多方打聽,得知了這個秘密,可是辯才不愿意把《蘭亭序》獻給唐太宗,不承認這個消息是真實的。眼看到嘴的鴨子快要飛了,自己卻一點辦法都沒有,唐太宗大傷腦筋。后得魏征獻計。魏征給他推薦了一個人,據說可以幫助他順利拿到《蘭亭序》的人,這個人叫蕭翼,很聰明。唐太宗聽了高興,采納了魏征的建議,封了蕭翼御史官,并按照蕭翼的要求給了他幾幅王羲之的真跡,蕭翼就帶著這幾幅王羲之的真跡上路了。
? …